秦皇岛:不让一滴污水进河入海

搜狐焦点网秦皇岛站 2021-07-21 10:48:24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秦皇岛:不让一滴污水进河入海

近日,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小米河头村村级河长高俊平(前)在巡查戴河生态园河段。   秦皇岛市河湖长办供图

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2000余名。2020年,秦皇岛市10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%,水质优良比例80%,北戴河主要海水浴场达到一类水质,连年实现“历史较好”目标,河湖长制工作在省委、省政府2017至2020年度考核中连续4年获得全省排名前列名。

“上游正在放水,你们村河道边有漂浮物,赶快来处理一下吧。”7月7日,北戴河区牛头崖镇人大副主席陈福琦巡河时发现,狮子河村蒲河桥附近有散乱杂物,他立刻联系了该村村级河长。

1小时后,工人对河道进行了清理,河道恢复了整洁面貌。

“我每周都会拿出半天时间巡河,村级河长也会每周至少巡河两次,及时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保障辖区内河流水质达标。”陈福琦说。

自2015年起,秦皇岛市委、市政府着眼于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,在全省率先推行河湖长制,并以此为重要抓手,全力推进水生态治理各项工作,着力建设“水清、河畅、岸绿、生态”河流水系,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有力保障秦皇岛市近岸海域的经济、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。

一河一长,分级负责

近日,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河长办工作人员发现,小汤河开发区段有少量污水入河的问题。

开发区河长办排名前列时间组织协调区城市发展局市政管理处、综合执法局、生态环境分局等多家单位,对小汤河沿岸商户进行逐一排查,寻找污染源,并即刻解决问题。

“河流及两岸污水、垃圾的治理很复杂,需要多部门联动,才能快速解决问题。”开发区河长办负责人吴清海说。

“没有河湖长时,部门间各自为政,岸、河、海分头施策,多面突击,往往治标不治本,形成‘头疼医头,脚疼医脚’的困局。”秦皇岛市河湖长服务中心主任宋士迎说,以前通过河道攻坚清理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作用,但河岸污染随雨水冲刷又汇入河道,河水常治不见清,蓝藻、浮萍等水环境问题时有发生,可谓是“按住葫芦起了瓢”,整治工作事倍功半。

针对这一问题,秦皇岛市协调各方力量,统筹各方资源,成立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,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,主管副市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,畅通了河湖长办对上对下工作机制,强化了协调调度职能。

同时,我市将市生态环境局、城管执法局、水务局、农业农村局、林业局、住建局作为参谋部门,纳入河湖长制工作体系,根据职能分工,统筹做好全市护河湖、升水质工作。

我市按照“一河一长、分级负责、属地管理、条块结合、全流域包干”的管理体系,构建了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、四大班子全员上阵,市县乡村领导分包负责的四级河湖长组织推进体系,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2000余名。

“我们会定期开展联动督查,市委、市政府督查室牵头,组织、宣传、监察、市河湖长办等部门组成联动督查问责小组,构建了‘五位一体’联动督查机制。”宋士迎说,联动督查重在发现不落实的事,找出不落实的人,追究不落实的责任,调整不落实的干部,曝光不落实的典型。按照“菜单式分解、契约化管理、审计式验收、公开化奖惩”的工作落实机制,对各级河湖长和责任单位交任务、压担子、要结果,真正把河湖长制抓深、抓实、抓细、抓久、抓活。

清理“四乱”,整治河湖

7月6日,北戴河新区蒋营村的排水沟正在“华丽变身”。沟内,一辆挖掘机正在进行开挖作业;岸上,运输车将基坑石料卸下;远处,村民们正在平整洋河岸边新建湿地的土地。

“这条排水沟长400多米,平时没水,下雨后大部分雨水流入洋河,部分雨水滞留在水沟里很容易变黑、变臭。”蒋营村村级河长甘卫东说,他将情况上报后,很快就得到了北戴河新区河湖长办的大力支持。在区级河长的推动下,7月初,村里开始进行排水沟水质提升工程和洋河湿地建设工程。

“我们首先对排水沟进行吸污、清淤和换填作业,确保河道干净。同时利用村内空地,在入河口处新建一片占地近2亩的生态湿地,通过湿地净化作用,确保不让一滴污水进河入海。”甘卫东指着不远处种满荷花的湿地说,工程完工后,不仅美化村容村貌,而且提升了排水沟水质和河道生态环境。

“近几年,我们累计投入20.5亿元,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,实施27个河湖生态治理项目,对6条河流的主、支流进行水源补给和生态净化,加强生态治理。”宋士迎说,实施各类河湖治理项目是提升河道水质最直接的措施,而想要保持治理成果,就需要从源头、从岸边下手。

在源头管控工作中,秦皇岛市严格排查整治工业园区、生活源、农村面源等污染源,加强养殖污染防治和垃圾污染治理。投资28亿元,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6万吨/日、污泥处理能力300吨/日,污水处理率由2013年的95%提升到2020年的97%,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100%,全市11家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均达到一级A及以上标准。大力推行农药化肥减量使用,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、氨氮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15%、21.7%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建率达到100%,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1%,有效解决甘薯粉浆水污染难题。

此外,我市持续推进河湖“四乱”清理整治,共整改河湖“四乱”问题1124个,特别是开展了滦河河道管理范围违建问题攻坚行动,共拆除工矿企业、养殖场等涉河违建124处、52万平方米。累计关停取缔拆除涉水重污染企业221家,封堵整治排污口1764处。

“河湖长+”机制,形成合力

在抚宁区洋河主河道香营段,河长制公示牌上标注着河道警长姓名和联系方式,市民发现问题后,不仅可以联系河长,还可以联系河道警长,这给当地河道治理上了“双保险”。

“将河道警长信息公开是我区河长制的一项创新举措,不仅可以更好地协调配合各职能部门、乡镇、街道联勤联动、齐抓共治,还可以加大对涉河湖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和常态化打击力度。”抚宁区河长办负责人赵鹏说。

河湖治理问题没有“终极答案”,只有不断寻找更优的解决之道。

今年,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实行了“河湖长+检察长”工作机制,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和河长办组织协调、考核督办职能,建立河湖管理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衔接长效机制,强化工作协调配合,促进河湖长制相关部门依法履职尽责。

“‘河湖长+检察长’制度的建立,可以说是为各级河湖长‘聘请’了法律专家,完善了河湖长制在法规制定、执法思想、执法力度等方面工作,提高了河湖长治理的主动性,推动了河湖长制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。”吴清海说。

同时,开发区还积极创新坑塘管理和保护机制,在河湖长制体系内,建立区、乡街、村三级坑塘长管理体系,对全区范围内未列入河湖长制管理的防洪除涝骨干水网或面积在5亩以上的坑塘进行维护,从根本上遏制坑塘范围内的乱占乱建、乱采乱挖、乱排乱倒等问题,充分发挥坑塘排洪灌溉工程的防洪、排涝、灌溉等综合效益,打通河湖治理与管护的“神经末梢”,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

秦皇岛市河湖长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。2020年,我市10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%,水质优良比例80%,全面消除劣Ⅴ类河流断面,北戴河主要海水浴场达到一类水质,连年实现“历史较好”目标,河湖长制工作在省委、省政府2017至2020年度考核中连续4年获得全省排名前列名。

水生态环境的改善,离不开千万秦皇岛人的合力行动。

“目前,我校师生近80人承担了巡河任务。在协助政府完成河湖长制推行相关任务外,作为专业的环境类学校,我校也承担起生态环境方面的咨询和培训等任务。”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孙京敏说。截至目前,学校共开展巡河活动10次,并为沿线乡镇、村两级河湖长送去专业知识。

2020年8月,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成为省河长办授权的“民间河长”,负责秦皇岛市13条入海河流巡护、政策宣传等任务,在壮大了秦皇岛河湖长制队伍的同时,还起到了社会监督作用。 

来源:秦皇岛发布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