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务院批复!秦皇岛城市性质确定!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11月25日,国务院正式批复《秦皇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。此次《规划》是我市首部陆海全要素国土空间总体规划,标志着秦皇岛市进入“多规合一”实施的新时代,将为秦皇岛市全面建成沿海强市、美丽港城提供规划支撑和空间保障。
秦皇岛首部“多规合一”国土空间规划
城市性质、核心功能定位确定
《规划》确定我市的城市性质是“京津冀地区重要的节点城市、现代海洋城市、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”,核心功能定位是“全国滨海旅游目的地”。
《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,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初步建立,一流旅游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。到2035年,主体功能明显、优势互补、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,环境优美、产业繁荣、文明健康、安全舒适的一流旅游城市全面建成。到2050年,全面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、生活空间宜居适度、生态空间山清水秀、安全和谐、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。
《规划》提出,到2035年,秦皇岛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51.97万亩,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22.80万亩;
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998.65平方千米,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658.15平方千米;
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507.04平方千米以内;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%;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,其中2025年不低于49.05%;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,其中2025年不超过9.70亿立方米;
除国家重大项目外,全面禁止围填海;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。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,划定洪涝、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、水体保护线、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,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。
积极参与共建京津冀城市群,加强与环渤海、东北地区城市的合作,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、优势互补、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。
加快构建区域协调、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,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,优化提升北戴河服务保障能力,强化市域城镇间的协调联动。提升北部燕山山区水源涵养功能,加强对市内河流、河口海湾和近岸海域的系统保护,确保北戴河近岸海域水质达标。
统筹安排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,引导城市紧凑布局,完善城乡生活圈,促进职住平衡;系统布局蓝绿开放空间,营造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。严格开发强度管控,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,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,有序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和土地综合整治。
彰显城乡自然与文化特色,健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,加强长城(秦皇岛段)世界文化遗产及北戴河等风景名胜区的保护。加强对城市建筑高度、体量、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,保护好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构建文化资源、自然资源、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,塑造山海联动的滨海城市特色风貌。
据悉,市资源规划局将依据经批准的总体规划编制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,依据详细规划核发规划许可,加强城市设计方法运用,并会同各相关部门建立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统筹管理制度,强化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。
同时,按照“统一底图、统一标准、统一规划、统一平台”的要求,完善国土空间规划“一张图”系统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,建立健全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制度,逐渐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,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消息来源:秦皇岛日报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